您的位置: 汉医百科 > 首页 > 中医古籍 > 肘后备急

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40 章(节) 介绍了:




章40 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
    (白话文)






癞病方(治疗麻风病的方剂) 初发病时,若感觉皮肤麻木无知觉,或有细微瘙痒感如虫子爬行,或眼前视物如垂丝飘动,或出现红黑色瘾疹(荨麻疹),需立即治疗。 “蛮夷酒”(古代治疗癞病的药酒)对此病疗效甚佳。

治疗白癞(麻风病的一种,皮肤多呈白色病变)的方剂。 取五斤苦参,用三斗酒浸泡,持续饮用(不可中断);同时取苦参的根和皮,研成粉末服用,疗效显著。

另一个方剂:取一千根艾草,加水浓煎,用煎出的药汁浸泡酒曲制成药酒,常饮至微醉即可,姚氏(古代医家)的方剂与此相同。

姚氏的方剂:取一条大蝮蛇(切勿损伤蛇体),用酒浸泡(大蛇用一斗酒,小蛇用五升酒);用糠火温和加热酒坛,随后取出一寸左右的蛇肉,与腊月猪膏混合捣烂,涂抹于疮面,即可痊愈。 此方也可治疗鼠瘘(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各种恶疮。

(另一个方剂):取二斤苦参、二两露蜂房、二斤酒曲,加三斗水浸泡药材两夜,去除药渣;加入二升黍米酿酒,待酒成熟后,适量饮用,每日三次。有一方中加入?皮(原文“?皮”疑为某兽皮或树皮,暂保留原文),效果更佳。

附方(出自《圣惠方》):治疗严重麻风病,症见肌肉骨骼溃烂、关节酸痛、眉毛胡须脱落、全身阵阵痒痛的方剂。 取马先蒿,切碎后炒至干燥,研成粉末;每日空腹时及晚餐前,用温酒调服二钱匕。

又一个方剂:治疗严重麻风病,促使眉毛胡须再生的方法。 取侧柏叶,经九次蒸煮、九次晾晒后,捣成粉末过筛;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日服用三次,夜间再服一次;用温水送服五至十丸,坚持一百天,眉毛胡须即可再生。

再一个方剂:治疗严重麻风病,症见头面部胡须头发脱落的方法。 取桑柴灰,用热汤淋取汁液,用来洗脸;再用大豆加水研磨取浆,调和桑柴灰汁(这样能让灰汁味道更柔和);接着用温水加入去皮的绿豆(研磨后使用),按此方法清洗,不超过十次即可见效。每两天用此方法洗一次头,每天洗一次脸。

又一个方剂:治疗白癞的方法。 取适量马鞭草,研成粉末;每次饭前,用荆芥薄荷汤调服一钱匕。

(出自《食疗本草》)治疗癞病的方法。 取一斤白蜜、二斤生姜(捣取姜汁)。先称量铜锅的重量(记录下来),再将白蜜放入锅中熔化;再次称量(此时总重量减去铜锅重量,可知蜜的用量),然后将姜汁倒入蜜中,用微火煎煮至姜汁完全蒸发,最后称量(确保剩余物为纯蜜浓缩后的重量),药膏即制成。患三十年癞病的人,清晨服用如枣子大小的一丸,每日三次,可用酒送服,忌生冷、醋及腥臭食物。此方功效繁多,救活了许多人,无法一一详述。

(出自《外台秘要》)治疗严重风疾(此处指麻风病)的方法。 取松脂,反复炼制并投入冷水中(共二十次),制成蜜丸,每次服用二两,饥饿时服用,每日三次。即使是鼻柱断裂的患者,坚持一百天也可痊愈。服药期间需忌盐及房事,《抱朴子》中也有相关记载。

(《抱朴子》记载):赵瞿患麻风病多年,经多位医生治疗仍未痊愈,家人于是备好干粮,将他送到山中洞穴中遗弃。赵瞿自怨命运不幸,悲伤哭泣。过了一个月,有位仙人经过洞穴看到他,心生怜悯,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赵瞿知道对方是异人,叩头诉说自己的遭遇并乞求活命。于是仙人取出囊中药物赐给他,教他服用方法;一百多天后,赵瞿的疮疡痊愈,面色红润,肌肤润泽。仙人再次来看他时,赵瞿感谢救命之恩,请求仙人留下药方。仙人说:“这药就是松脂,那山中极多,你可炼制服用。长期服用能使身体变轻,力气倍增,登高涉险一整天也不疲惫;年过百岁仍牙齿不脱落、头发不花白,夜间卧床时能看见自身发出如镜子般的光亮。”

《感应神仙传》记载:崔言曾任左亲骑军官职,一天突然患病,双眼昏花,近在咫尺也看不清人和物,眉毛头发脱落,鼻梁崩塌,肌肤长疮如癣,众人都认为是不治之症。后来他因担任洋州骆谷子归寨使,在途中遇到一位道士从山谷中走出,道士未说姓名,传给他一个方剂:

取一二斤皂角刺,烧成灰后蒸熟、晒干,研成粉末;饭前用浓煎的大黄汤调服一钱匕。服用十天后,崔言的鬓发再生,肌肤润泽,病症痊愈,视力也比往常更好。崔言得到此方后,道士便进山离去,不知去向。

《朝野佥载》记载:商州有一人患麻风病,家人厌恶他,在山中为他搭建了一间茅屋。有一条乌蛇掉进他的酒坛中,患者起初不知,饮用坛中酒后,病情逐渐痊愈,后来看到坛底残留的蛇骨,才知道痊愈的原因。

在此提醒:据李肇《国史补》记载,李舟的弟弟患风疾,有人说蛇酒可治,于是他找来黑蛇,活生生放入酒瓮中,加入酒曲酿酒。数日内都能听到蛇的声音,待酒酿成后,香气浓烈,他一饮而尽,片刻后身体竟全部化为水,只剩下毛发。由此可见,《朝野佥载》中蛇酒治癞病的说法,恐怕不可轻易效仿。

下一页 > > >


上一页 < < <

本章 竟   



中医古籍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5-2026 汉医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