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医百科 > 首页 > 中医古籍 > 肘后备急

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39 章(节) 介绍了:




章39 治癣疥漆疮诸恶疮方
    (白话文)






(按语:此篇有正文但无标题,依照目录补加标题)

(出自《短剧方》)治疗?癣(古皮肤病名,暂保留原文)、疥疮、恶疮的方剂。 取水银、矾石、蛇床子、黄连各二两,将四味药一同捣成粉末过筛;用七合腊月猪膏调和,同时加入水银,搅拌上万次,直至看不到水银颗粒,药膏即成。用此药膏涂抹疮疡,以及小儿头疮,效果良好;袭庆宣(古代医家)在此方中加入一两?茹(原文“?茹”应为“?茹”,即白头翁根),治疗各种疮疡,疗效神奇无比。

姚氏(古代医家)治疗?疥(古疥疮类型,暂保留原文)的方剂。 取雄黄一两、黄连二两、松脂二两、如弹丸大小的头发灰,先将猪膏与松脂熔化混合,趁热加入其余药材一同捣烂,涂抹于疮面上,效果极佳。

又一个治疗恶疮的散剂方剂。 取水银、黄连、胡粉(炒至发黄)各二两,研成粉末过筛后扑撒在疮面上;若疮面无渗出液,可用唾液调和后涂抹。

治疗小儿身上恶疮的方剂。 取竹笋汁给小儿洗澡,再将竹笋壳研成粉末敷于疮面,疗效显著。

治疗人体突发恶疮,疮面如被火灼般溃烂的方剂。 将胡粉炒至发黑,与黄连、黄柏按同等用量混合,研成粉末过筛后,扑撒在疮面上。

治疗突然患上恶疮的方剂。 取苍耳、桃树皮研成碎屑,填入疮口中,效果良好。

治疗头部恶疮的方剂。 取胡粉、水银、白松脂各二两,腊月猪膏四两。先将松脂与猪膏一同煎煮,再将水银与胡粉混合研磨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两次。胡洽(古代医家)说此方还可治疗小儿头面部疮疡;另一个方剂中加入二两黄连,也可治疗秃疮。

治疗恶疮的“雄黄膏”方剂。 取雄黄、雌黄(均研成粉末)、水银各一两,松脂二两,猪脂半斤,如鸡蛋大小的头发灰。将上述药材(除水银外)一同煎煮,去除药渣后加入水银,搅拌均匀制成药膏,涂抹于疮面,每日两次。

(疗效显著的方剂)治疗恶疮、能腐蚀腐肉的“雄黄散”。 取雄黄六分,?茹、矾石各二分,研成粉末后敷于疮口中,每日两次。

治疗疮疡(尤其能去除面部粉刺)的方剂。 取黄连八分,糯米、赤小豆各五分,吴茱萸一分,胡粉、水银各六分。先将黄连等药材捣成粉末过筛,再在手掌中将水银研磨至极细,与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生麻油调和至稀稠适宜。清洗疮面并擦干后,涂抹药膏。凡是疮疡均可治疗,疗效神奇且不轻易外传。

“甘家松脂膏”,治疗热疮(热毒引发的疮疡),尤其擅长收脓,使疮疡结痂无瘢痕的方剂。 取松脂、白胶香、薰陆香各一两,当归、蜡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均切碎),猪脂、羊肾脂各约半合,生地黄汁半合。将松脂等药材粉末加入脂膏、生地黄汁中,用微火煎煮至药材发黄,加入蜡熔化后过滤去除药渣,将药膏涂在布上贴于疮面,疗效极为显著。此方为甘家秘方,不轻易外传,以上为半剂药量。

“地黄膏”,治疗一切已破溃疮疡,贴敷后无需结痂即可生肉排脓的神奇方剂。 取生地黄汁一升,松脂二两,薰陆香一两,如鸡蛋大小的羊肾脂和牛酥。先在生地黄汁中煎煮松脂与薰陆香,待其熔化后加入羊肾脂、牛酥,再加入如半个鸡蛋大小的蜡,一同用缓火煎煮,直至水分蒸发殆尽,药膏即成。去除药渣后,将药膏涂在布上贴于疮面,每日更换一两次;若加入一片旧红绸、如鸡蛋大小的头发,可治疗多年不愈的疮疡,十余天即可痊愈,此为促进生肉的秘方。

治疗妇人面颊疮疡,痊愈后每年复发的方剂(甘家秘方),涂抹后可永久痊愈。 取二两黄矾石,烧至汁液耗尽;一两胡粉,一两半水银。先将矾石、胡粉捣成粉末过筛,再取少量猪脂在瓷器内,将水银研磨至完全熔化,加入更多猪脂,再与矾石、胡粉混合调和至粘稠状。清洗面部疮疡后涂抹药膏,另将胡粉单独炒至发黄,涂完药膏后扑撒此粉,数日后即可痊愈,甘家使用此方疗效显著。

治疗?疮(古疮疡名,指腰脚以下的疮疡)的方剂。凡是腰脚以下的疮疡都称为“?疮”,均由虫蚀引发,虫死则疮愈,此方疗效立竿见影。 取一碗醋泔水(淘洗米的水加醋),一盏大麻子,一抄白沙盐末,混合后敷于疮面,药干后更换。先用温热泔水洗净疮面并擦干,敷药一两次即可痊愈。疮面上如针孔般的小孔,都是虫蚀所致,此方疗效显著。

(疗效显著的方剂)治疗三十年不愈恶疮的方剂。 取大黄、黄芩、黄连各一两,研成粉末,洗净疮面后扑撒药粉,每日三次,无不应验;若用同等用量的黄柏替代,效果也佳。

葛氏(古代医家,推测为葛洪)治疗白秃疮(头皮生疮、毛发脱落的皮肤病)的方剂。 宰杀猪后立即取出猪肚,去除粪便,趁猪肚温热时倒扣在患者头上,片刻后虫子会附着在猪肚上;若虫子未除尽,可重复操作,直至无虫残留。

另一个方剂:将藜芦研成粉末,用腊月猪膏调和后涂抹患处;或取五月的漏芦草,烧成灰后用猪膏调和涂抹。使用前均需用盐汤清洗疮面,再敷药。

再一个方剂:取羊蹄草根(选独根的,避免接触风、日、妇女及鸡犬),用存放三年的醋研磨成泥状;用生布擦拭疮面去除痂皮后,将药泥敷于患处。

姚氏的方剂:将羊肉按制作肉干的方法炙烤至香热,敷于疮面上,不超过三四天即可痊愈。

又一个方剂:先用皂荚汤趁热清洗疮面,擦干后涂抹少量芝麻油,反复多次,即可痊愈。

附方(出自《千金方》):治疗全身风邪瘙痒、生疮疥的方法。 用水煎煮蒺藜子苗,取药液清洗患处,立即痊愈,《千金翼方》记载与此相同。

又一个方剂:取适量茵陈蒿,煎煮成浓汁清洗患处,立即痊愈。

(出自《千金翼方》):疮癣初起或刚出现痛痒时,用姜黄涂抹,效果奇妙。

又一个方剂:将盐嚼烂后涂抹于患处,效果奇妙。

再一个方剂:治疗漏瘤疮(古疮疡名)、湿癣(瘙痒渗出的癣症),瘙痒蔓延,每日瘙痒难忍,搔抓后流出黄水,痊愈后易复发。 取羊蹄根(去除泥土),切碎后捣烂,用大量醋调和;洗净疮面后敷药,一小时后用冷水洗净,每日敷药一次,即可痊愈;若将羊蹄根研成粉末敷用,效果更佳。

(出自《外台秘要》)治疗癣疮的方剂:将蟾蜍烧成灰,研成粉末,用猪脂调和后涂抹患处。

又一个方剂:治疗干癣(皮肤干燥、结痂的癣症),常年结痂,搔抓后流出黄水,每逢阴雨天就瘙痒的方法。 取半两斑蝥(微炒),研成粉末,用蜂蜜调和后涂抹患处。

再一个治疗疥疮的方剂:将羊蹄根捣烂,用猪脂调和后涂抹患处;若加入少量盐,效果更佳。

(出自《斗门方》)治疗疥癣的方法:将藜芦细捣成粉末,用生油调和后涂抹患处。

(出自王氏《博济方》)治疗疥癣遍布全身、形成疮疡且难以医治的方法。 取何首乌、艾叶,两者用量相等,加水煎煮成浓汁,在盆中用汁液清洗患处,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生肌。

(出自《简要济众方》)治疗癣疮长期不愈的方法。 将羊蹄根捣烂,绞取汁液,加入少量腻粉调和成膏状,涂抹于癣疮上,三五次即可痊愈;若汁液变干,可用猪脂调和后敷用。

(出自《鬼遗方》)治疗疥癣的方法:将松胶香研成细末,酌情加入少量轻粉,搅拌均匀。凡是疥癣患处,先用油涂抹,再擦上药末,一天即可干燥;顽固病症需使用两三次。

(出自《圣惠方》)治疗癣疮湿痒的方法:取半斤楮叶,切碎捣烂后敷于癣疮上。

(出自杨氏《产乳方》)治疗疮疥的方法:将竹叶烧成灰,用鸡蛋清调和后涂抹患处,不超过三四次即可痊愈。

(出自《十全方》)治疗疥疮的方法:取十粒巴豆,用火炮至发黄,去除外皮和内核,顺手研成粉末,加入少量酥油和腻粉,一同研磨均匀。抓破疥疮后,用竹篦子将药粉点涂于患处,注意不要接触眼睛和外生殖器;若不慎接触外生殖器,用黄丹涂抹即可缓解,效果奇妙。

(出自《经验方》)治疗五种疮癣的方法:将韭菜根炒至存性,立即捣成粉末,用猪脂油调和后涂抹患处,三次即可痊愈。

(出自《千金方》)治疗漆疮(接触生漆引发的过敏性皮炎)的方法:用水冲泡芒硝制成浓液,涂抹于患处,药干后更换。

(出自谭氏方)治疗漆疮的方法:用汉椒汤清洗患处,即可痊愈。

(出自《千金翼方》)治疗漆疮的方法:用羊乳涂抹患处。

(出自《集验方》)治疗漆疮的方法:取一斤干莲叶,加一斗水煎煮至剩余五升药液,清洗疮面,每日两次,即可痊愈。

(出自《斗门方》)治疗漆疮(漆咬)的方法:将韭菜叶捣烂后敷于患处,《食医心镜》记载与此相同。

(出自《千金方》)治疗成人、小儿风邪瘙痒引发瘾疹(荨麻疹)、心神烦闷的方剂。 取二两巴豆(捶破),加七升水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用布蘸取药液擦拭患处。

(出自《外台秘要》)涂抹治疗风疹的方法:取枳实,用醋浸泡至湿润,用火炙烤至温热,趁热熨敷于风疹处,风疹立即消退。

(出自《斗门方》)治疗瘾疹的方法:用水煎煮楝树皮,取浓汁洗澡。

(出自《梅师方》)治疗一切疹症的方法:用水煎煮枳壳制成浓膏,涂抹于患处,药干后再次涂抹。

又一个方剂:用水煎煮芒硝,取药液涂抹患处。

再一个治疗风瘾疹的方剂:用水煎煮蜂房,取二升药液,加入芒硝后涂抹患处,每日五次,即可痊愈。

(出自《圣惠方》)治疗风邪瘙痒引发瘾疹、全身瘙痒形成疮疡的方法。 取一升蚕砂,加二斗水煎煮至剩余一斗二升药液,去除药渣,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清洗患处,需注意避风。

(出自《千金翼方》)治疗丹瘾疹(红色荨麻疹)的方剂:将奶酪与盐混合后加热,用其擦拭患处,风疹可随手消退。

又一个治疗成人、小儿风疹的方剂:取一升吴茱萸,加五升酒煎煮至剩余一升药液,用布蘸取药液擦拭患处。

(出自初虞世方)治疗皮肤风热、全身生瘾疹的方法:取牛蒡子、浮萍,两者用量相等,用薄荷汤调服二钱,每日两次。

(出自《经验后方》)治疗肺毒疮(症状类似麻风病)的“绿云散”。 取优质桑叶,洗净后蒸熟一夜,晒干后研成粉末,用水调服二钱匕。

(出自《肘后备急方》)治疗突然患上浸淫疮(皮肤溃烂蔓延的疮疡)、渗出液多,需尽早治疗的方剂;若疮疡蔓延至全身,会危及生命。 用鸡冠血涂抹患处,即可痊愈。

又一个方剂:治疗成人、小儿突然患上月蚀疮(多生于耳后、口角,随月亮盈亏变化的疮疡)的方法。 在农历十五夜晚,取兔屎放入蛤蟆腹中,一同烧成灰,研成粉末后敷于疮面上,即可痊愈。

(出自《集验方》)治疗月蚀疮的方法:取二两虎头骨(捣碎),与一升猪脂一同熬制成黄色药膏,取药膏涂抹患处。

(出自《圣惠方》)治疗反花疮(疮疡肉突出如花瓣反转的病症)的方法:取一斤马齿苋,烧成灰后细研,用猪脂调和后敷于患处。

又一个方剂:治疗各种疮疡中腐肉突出、如蚂蚁般伸出数寸的方法。 取一两硫黄,细研后薄薄涂于腐肉上,腐肉会立即收缩。

(出自《鬼遗方》)治疗一切疮疡肉突出的方法:将乌梅烧成灰,研成粉末后敷于患处,腐肉会立即脱落,效果极佳。

(出自《简要济众方》)外敷疮疡的药物:取四两黄药子,研成粉末,用冷水调和后敷于疮面上,药干后立即更换。

(出自《兵部手集》)治疗服用丹石类药物后引发热疮、疼痛难忍的方法:用纸条围成圈围住肿处,在圈中心填满硝石(用量以一匙为度),用水淋浇硝石,待患处不再发热,疼痛即可停止。

治疗头疮及各种热疮的方法:先用少量醋加水洗净疮面、去除痂皮,再用温水清洗并擦干;将百草霜细研,加入少量腻粉,用生油调和后涂抹,立即痊愈。

治疗恶疮的记载:唐人记录过这样一件事:江南曾有一位商人,左胳膊上长了一个如人脸般的疮疡,没有其他痛苦。商人开玩笑地往疮的“口”中滴酒,疮的“脸”会变红;给它喂食物,它也能“吃”,吃得多了商人的胳膊就会发胀;若不给它“吃”,商人的一条胳膊就会麻木。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让商人尝试各种药物,金石、草木类药物都试遍了,疮都没有不良反应;直到用了贝母,疮竟然皱起眉头、闭上“嘴”。商人高兴地说:“这药能治好它!”于是用小笔筒撬开疮的“嘴”,将贝母灌进去,几天后疮就结痂痊愈了。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症,谨按《神农本草经》记载贝母主治金疮,这难道是金疮之类的病症吗?

下一页 > > >


上一页 < < <

本章 竟   



中医古籍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5-2026 汉医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