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医百科 > 首页 > 中医古籍 > 肘后备急

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32 章(节) 介绍了:




章32 治卒发黄胆诸黄病
    (白话文)






治疗黄疸的方剂。 取五升芜菁子,捣烂后过筛,每次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三次,连续服用十天左右,黄疸即可痊愈。

另一个方剂:将乱发烧成灰,每次服用一钱匕,每日三次。这是治疗黄疸的秘方。

又一个方剂:捣烂新鲜麦苗,加水调和后绞取汁液,服用三升;其中小麦苗的效果优于大麦苗,也可每次服用六七合,每日三四次,此方尤其适用于酒疸。

再一个方剂:取藜芦放在炭火中炮制,待其颜色稍变后取出,捣成粉末过筛,每次服用半钱匕,服药后会轻微呕吐,服用不超过数次即可痊愈,这是秘方。

还有一个方剂:取小豆、秫米、鸡屎白各二分,一同捣烂过筛制成药末,分三次服用,服药后会排出黄色汁液,此方通治面部和眼睛发黄的症状,服用后即可痊愈。

疸病有五种类型,分别是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其中“黄汁疸”的症状为:身体四肢轻微肿胀,胸部胀满无法出汗,一旦出汗,汗液就像黄柏汁一样发黄、油腻,这种病症多因大量出汗后突然入水所致,治疗方剂如下。 取一斤猪脂,加热至温热后全部服下,每日三次,服药后会排便,排便后病情会逐渐好转。

另一个方剂:取十五枚栀子、三枚栝蒌子、三分苦参,一同捣成粉末;用醋浸泡两枚鸡蛋,待蛋壳变软后,取出蛋黄和蛋清,与药末混合捣烂,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十丸,每日五六次,服药后能清除内热,即使不呕吐也会排便,黄疸会自行消退。

又一个方剂:取一只黄母鸡,处理干净后,将三斤生地黄切碎填入鸡腹,紧紧捆好,仰面放入铜器中,蒸至熟透,绞取汁液,分两次服用。

再一个方剂:取一把新鲜茅根,切碎后与一斤猪肉一同煮成肉汤,全部喝完并吃掉肉。

还有一个方剂:将柞树皮烧成灰,每次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一个方剂:取一尺长的甘草、十五枚栀子、十五分黄柏,加四升水煎煮至剩余一升半药液,分两次服用,此方也可治疗温病引发的发黄。

又一个方剂:取六两茵陈,加一斗二升水煎煮至剩余六升药液,去除药渣后,加入二两大黄、十四枚栀子,继续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再一个方剂:取一把麻黄,加五升酒煎煮至剩余二升半药液,一次服完,服药后会出汗,出汗后黄疸即可痊愈。

若黄疸病情恶化(发展为重症黄疸),大多预后不良,需紧急治疗,方剂如下。 将土瓜根捣烂绞取汁液,一次服用一升,可服用至三升。服药后需促使身体出汗,黄疸会随小便排出;若未见效,可再次服用。

谷疸的症状为:进食后头晕目眩,心中烦闷不安,进而身体发黄,多因过度饥饿后大量进食,胃气上冲熏蒸所致,治疗方剂如下。 取四两茵陈,加一斗水煎煮至剩余六升药液,去除药渣后,加入二两大黄、七枚栀子,继续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服药后黄疸会随小便排出,病情随之痊愈。

另一个治疗谷疸的方剂:取三两苦参、一合龙胆,一同捣成粉末,用牛胆汁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新鲜麦汁送服,每次五丸,每日三次。

酒疸的症状为:心中烦闷疼痛,小腿肿胀,小便发黄,饮酒后皮肤出现赤斑,甚至颜色黄黑,多因醉酒后受风、入水所致,治疗方剂如下。 取二两黄檗(原文“黄?”中“?”推测为“檗”)、一两木兰皮,一同捣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一个治疗酒疸的方剂:取一两大黄、五枚枳实、七枚栀子、六合豆豉,加六升水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再一个治疗酒疸的方剂:取芫花、椒目,两者用量相等,一同烧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钱,每日一两次。

女劳疸的症状为:身体和眼睛发黄,发热怕冷,小腹胀满拘急,小便困难,多因过度劳累、身体大热时行房事,房事后又入水所致,治疗方剂如下。 取硝石、矾石,两者用量相等,一同捣成粉末,用大麦粥汤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服药后会轻微出汗,黄疸会随小便排出。

另一个治疗女劳疸的方剂:取一团鸡子大小的乱发、半斤猪脂,一同煎煮至乱发完全融化,分两次服用。

附方(出自《外台秘要》):治疗黄疸。 取柳枝,加一斗水煎煮至剩余半升浓汁,一次服完。

又一个附方(出自《外台秘要》):治疗阴黄(黄疸类型之一,表现为皮肤发黄晦暗,汗液沾染衣物、鼻涕唾液均呈黄色)。 取蔓荆子,捣成粉末,清晨用井水送服一匙,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两匙,以有明显效果为度。每晚小便时,用少量尿液浸泡一小块布帛,做好日期标记,若布帛上的黄色逐渐变浅至白色,说明病情好转;服用不超过五升药末即可痊愈。

《图经》记载:黄疸病及狐惑病(一种以口腔、咽喉、外阴溃烂,伴有眼部病变的病症),均可用猪苓散治疗,疗效显著。 取猪苓、茯苓、白术,三者用量相等,一同捣成粉末,每次服用一方寸匕,用水调服。

《食疗本草》记载:主治急性黄疸(心急黄,黄疸发展迅速、病情较重者)。 将百合蒸熟后,用蜂蜜调和食用;将百合磨成粉末服用,效果更佳。需注意,开红花的百合(名为山丹)不可食用。

治疗黄疸的方剂: 取一大两秦艽(古代重量单位,一大两约等于今三两),切成细段,分成两剂;每剂用一升好酒浸泡,绞取汁液,去除药渣,空腹分两次服用;若服药后排便,即可停止服用。其中,好酒量多的人(推测指饮酒后耐受度高者)病情更易治疗。 黄疸有多种类型:因饮酒引发的称为酒黄;夜间误食鼠粪也会引发黄疸;因劳累引发的黄疸,多伴有痰多、鼻涕多,眼睛有红血丝,身体日渐消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面部发红、恶心的症状。崔元亮(古代医家)用此方治疗黄疸,无论治疗何人,效果均极佳。 需注意,秦艽需选用新鲜、质地优良、带有罗纹纹理的。

(出自《伤寒类要》):治疗男女黄疸病,经其他医生治疗无效,眼睛、耳朵均发黄,饮食不消化,胃中燥热,胃内出现黄色黏腻物,多因胃中有干结粪便所致。 取一小升猪脂,加热至温热后一次服完,每日三次;干结粪便排出后,病情即可痊愈。

又一个方剂(出自《伤寒类要》):治疗黄疸,服用多种药物均无效者。 将驴头煮熟,搭配姜、腌菜食用,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饮用驴头汤。

再一个方剂(出自《伤寒类要》):治疗黄疸,身体和眼睛均呈金黄色。 服药期间,不可让妇女、鸡、狗看见。取向东生长的桃树根,切成细条(粗细如筷子或发钗股以下的细枝),取一握(一手可握住的量),加一升水煎煮至剩余一小升药液,待温度适宜时空腹一次服完。服药后三五日,身体的黄色会像薄云一样逐渐消散,唯有眼睛的黄色消退最慢,需一百天才能完全恢复。身体黄疸消散后,可时常饮用少量清酒,有助于眼睛的黄色消退;不饮酒则消退较慢。服药期间,需忌食热面、猪肉、鱼肉等食物。这是徐之才(古代著名医家)家传的秘方。

(出自正元年间《广利方》):治疗黄疸,伴有心烦发热、口干、皮肤肌肉均发黄的症状。 取十二分秦艽、一升牛乳,一同煎煮至剩余七合药液,去除药渣,分两次温服,即可痊愈。此方源自许人则(人名,推测为古代医家或方剂贡献者)。

下一页 > > >


上一页 < < <

本章 竟   



中医古籍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5-2026 汉医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