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养血调经、补益肝阴、柔肝止痛、提高免疫力、美容护肤
释义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归经
肝、脾。
《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性味
苦、酸,微寒。
主治
养血柔肝,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量
白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5克。或入、丸散。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平肝抑阳、敛阴止汗宜生用,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宜炒用或酒炒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1 养血调经
白芍味酸,酸主入肝经,偏于是补益肝之阴血,可以用来辅助血虚、眩晕心悸、面色萎黄、爪甲不荣以、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状。
2 敛阴止汗
白芍味酸,酸主收敛。故白芍有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辅助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导致的出汗、恶风等症状,也可以用于辅助虚劳导致的自汗不止等问题。
3 柔肝止痛
白芍酸敛肝阴、养血柔肝止痛,可用来辅助血虚肝郁所引起的胸肋骨疼痛等症状。还可以用来辅助脾虚肝旺所导致的腹痛、泄泻以及阴血亏退、经脉失于濡养而引起的手足挛、急疼痛等不适。
4 平抑肝阳
白芍可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是辅助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晕眩等症状的常用之药。
5 提高免疫力
白芍水煎剂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以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恢复正常,增强机体免疫力。
6 美容护肤
白芍是传统的润肤美白之物,在古代就广为流传,与白芍、白术、白茯苓制成的三白汤,有很好的美白润肤、补气益血功效。从中医上来看,它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使气血畅通,从而达到亮肤美容的效果。另外,白芍的养血活血功能让女性看起来血色红润,能有效解决皮肤粗糙蜡黄、无光泽、色素色斑等问题。
7 女性痛经
白芍药入药以后就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它对女性经常出现的经期腹痛有十分出色治疗作用,治疗时只需要取白芍药的根二两和干姜八钱,把它们放在一起研成细末,来月经以后每天服用一份,服用时用黄酒为引,这样能让它的止痛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8 脚气肿痛
人们出现脚气时也可以用白芍药来治疗,治疗时可以准备白芍药四两,甘草一两,把它们一起研成细末,每次取五到十克直接用白汤送服,每天服用二次,能尽快消肿止痛。
9 血虚证
治疗血虚萎黄、头眩心悸、月经不调或经闭不行等,常与熟地黄、当归等同用。
10 自汗盗汗
治疗气虚所致的自汗,常与白术、黄芪等同用。
治疗阴虚所致的盗汗,常与牡蛎、浮小麦等同用。
治疗营卫不和,表虚所致的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常与桂枝配伍。
11 胁腹、四肢挛急疼痛
治疗胁痛、四肢痉挛疼痛常与甘草配伍。
12 心脏病
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其中:四川产叫川芍,浙江杭州一代产叫杭芍,安徽毫州产叫徽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别名
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芍药(《诗经》),又名:离草(《韩诗》内传),余容、其积,解仓(《吴普本草》),可离(崔豹《古今注》),犁食、鋋(《别录》),没骨花(《胡本草》),婪尾春(《清异录》),将离(《纲目》)。
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粗细较均匀,大多顺直,长5-20cm,直径1-2.5cm。亳白芍表面粉白色或类白色,较光滑;杭白芍表面棕色或浅棕色,较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细根痕。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角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粉性大、无白心或裂断痕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参见赤芍项下。唯本栓层多己除去,薄壁细胞内淀粉粒多已糊化。
3.粉末特征:
①草酸钙簇晶直径10-39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②纤维管胞长梭形,直径约至44μm,壁厚,微木化,具缘纹孔不明显,纹孔口斜裂缝状,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充塞细颗粒状草酸钙结晶,③导管主要为网状或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80μm。④具缘纹孔管胞末端斜尖,具缘纹孔1-2行。⑤薄壁细胞,壁略成连珠状增厚,纹孔隐约可见。⑥淀粉粒多已糊化。
4.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参见赤芍项下。
5.商品规格
亳白芍分四等。一等: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7cm以上,无芦头、花麻点、裂口、夹生、杂质等。二等:长6cm以上,中部直径1.3cm以上,间有麻花点,余同一等品。三等:长4cm以上,中部直径0.8cm以上,间有花麻点,余同一等品。四等:长短粗细不分,间有夹生、破条、花麻点、碎节或未去净栓皮。
杭白芍根较长,分七个等级,一、二、三等:长8cm以上,中部直径分别为2.2,1.8,1.5cm以上;四、五等:长7cm以上,中部直径1.2,0.9cm以上;六、七等:长短不一,直径0.8,0.5cm以上。其他地区的白芍均按4个等级分等。
鉴别
(1) 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 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 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蒸干,加醋酐1ml 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白芍具有保肝、促进造血、抗肾损伤、镇静、抗抑郁、调节胃肠运动、抗脑缺血、抗炎等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炮制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
土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贮藏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蛀。
①《雷公炮炙论》:"凡(白芍药)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药)酒浸日曝,勿见火。"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耐旱、怕涝。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盐碱地和涝洼地不宜栽种。忌连作,可与红花、菊花、豆科作物轮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9月下旬播种,在整好的畦上开沟条播,沟深3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6-10cm,镇压。种子千粒重161.2g,每1hm2播种量52.5-60kg。翌年4月去掉部分盖土,约半月后即可出苗。分根繁殖:将根部芽胞基部向下3-4cm处切下,用刀劈开,每墩分成3-5株,保持每株有1-2个芽,按行株距(60-90)cm×45cm,穴栽,每穴1-2株,覆土埋严,浇水培土越冬。每1hm2种栽30000株左右。为提高产量,适当施农家肥。
田间管理 栽后翌年春解冻,松土保墒,雨后松土,每年除草4-6次。10月下旬地冻前,剪去枝叶,根际培土以利越冬。年追肥3次,以磷、钾肥为宜,除留种田外,及时摘除花蕾。
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立枯病、根腐病、灰霉病、锈病等,可喷多菌灵、代森锌或挖掘全株烧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蛴螬、地老虎等。
古籍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滇南本草》:“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本草纲目》:“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副作用
过度使用后会导致腹泻、腹痛等不良的胃肠道反应;
如果是孕妇使用白芍,会引起子宫的异常收缩,导致胎动不安的现象发生,甚至会出现流产的现象。
脾胃虚寒避免单独使用,白芍还不能与藜芦同用。
验方
1 治气血虚弱
胎元不固证人参、黄芪各3克,白术、炙甘草各1.5克,当归3克,川芎、白芍、熟地各2.4克,续断3克,糯米一撮,黄芩3克,砂仁1.5克。水煎
2、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
麻子仁20克,芍药9克,枳实9克,大黄12克,厚朴9克,杏仁10克。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1~2克,温开水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煎服。
3、治痛经:
白芍60克,干姜24克。共研细末,分成8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3周。
5.肝癌
白芍、半枝莲各15g,茯苓、牡丹皮、十大功劳叶各9g,玄参6g,龙葵30g。水煎服。(《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
6.恶性淋巴瘤
白芍、丹参、鳖甲、牡蛎各15g,郁金、枳壳、柴胡、白术、茯苓、红花、五灵脂、鸡内金各9g,木香、砂仁壳、甘草各6g。水煎服。(《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
7.子宫颈癌
①生白芍9g,柴胡2.4g,昆布4.5g,海藻4.5g,香附4.5g,白术4.5g,茯苓4.5g,当归6g,蜈蚣2条,全蝎3g。水煎服,每日2~3剂。(《抗癌中药一千方》)
②白芍、香附各9g,柴胡2.4g,昆布、海藻、全蝎各3g,蜈蚣2条,煎汤内服。同时取黄柏、五倍子各15g,雄黄9g,轻粉3g,冰片0.3g,麝香0.15g,蜈蚣2条。研末制成散剂外用。先将阴道冲洗干净,用带线棉球蘸取药粉,贴敷于癌灶处,每日1次。(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8.阴茎癌: 血竭、白芍各9g,象皮、枯矾、青黛各15g。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实用抗癌验方》)5.癌性疼痛白芍100g,生甘草50g。水煎服,每日一剂。[大众卫生报,2002,(7)
配伍
白芍配甘草
白芍味酸性寒,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引起的疼痛);甘草味甘性平,可健脾益气,缓急止痛(缓解比较紧急的疼痛症状)。
两药配伍使用,可酸甘化阴,具有柔肝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脾不和、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腹痛、四肢拘挛疼痛等病症。
白芍配龟甲
白芍擅长敛阴泄热,龟甲善于滋阴潜阳(通过补充阴液来抑制上升太过的阳气)。
两药配伍使用,可增强敛阴潜阳,柔肝息风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热病伤津、虚风内动所致的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
白芍配石决明
白芍擅长养血柔肝,石决明善于平肝潜阳。
两药配伍使用,具有益肝阴,平肝阳的功效,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白芍配木香
白芍擅长养血柔肝止痛,木香善于行气止痛。
两药配伍使用,具有行气和血,缓急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血凝滞所致的腹痛下痢等。
白芍配枸杞子
白芍擅长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枸杞子善于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两药配伍使用,具有养血柔肝,补肾益精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头晕目眩,眼目干涩等。
方剂
芍药汤
药物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调气和血。适用于湿热痢疾,表现为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肛门灼热、小便量少,颜色深黄、舌苔黄腻。
四物汤
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能与主治:补血调血。适用于营血虚滞证,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严重者出现下腹胞中结块。舌淡、口唇爪甲色淡。
四逆散
药物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功能与主治: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适用于阳气内郁,不能通达的证候,表现为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还可用于肝脾气郁症,表现为胁肋胀闷、腹痛。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与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表现为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息声重、干呕、口不渴、苔白。
逍遥散
药物组成: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生姜、薄荷。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适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表现为两胁疼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中成药
加味逍遥丸
药物组成:柴胡、栀子(姜炙)、牡丹皮、薄荷、白芍、当归、白术(麸炒)、茯苓、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等病症。
四逆散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麸炒)、甘草。
功能与主治:透解郁热,疏肝理脾。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痢疾,表现为腹痛、胁痛、热邪内闭,内外阴阳格拒出现手足不温、排便频繁,大便稀薄不成形且泻完仍有便意。
心痛康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红参、淫羊藿、北山楂。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温阳养阴,散结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表现为心胸刺痛或闷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或兼有精神疲乏、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咽干心烦;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胃舒宁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海螵蛸、延胡索、白芍、甘草。
功能与主治:补气健脾,制酸止痛(抑制胃酸,减轻疼痛)。用于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喜温喜按、泛吐酸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更年宁心胶囊
药物组成:熟地黄、黄芩、黄连、白芍、阿胶、茯苓。
功能与主治: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绝经前后诸症属阴虚火旺证,表现为潮热面红、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入睡汗出,醒后汗止、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气血虚弱之痛经
白芍15克,泽兰10克,当归、黄芪各2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将白芍、泽兰、当归、黄芪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快熟的时候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惊悸
白芍、炒酸枣仁各15克,远志9克,茯神10克,红枣5枚。
煎汤代茶饮,每日多次服用。
注意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虚寒证(虚弱、乏力、怕冷等表现)不宜单独使用。
炒白芍药性稍缓和,功效以养血和营,敛阴止汗为主,用于血虚萎黄、腹痛、四肢拘挛疼痛、白天汗出,活动后加剧、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等。
酒白芍酸寒的药性降低,能入血分,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腹痛、月经不调、四肢拘挛疼痛。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③《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④《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适用人群
药理
1.中枢抑制作用白芍有明显镇痛作用,芍药水煎剂0.4g(生药)/10g灌胃能显着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白芍总甙5-40mg/kg,肌内或腹腔注射,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扭体、嘶叫和热板反应,并在50-125mg/kg腹腔注射时抑制大鼠热板反应。小鼠扭体法的ED50为27mg/kg,热板法的ED50为21mg/kg。作用高峰在给药后的0.5-l小时。此外尚可分别加强吗啡、可乐宁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总甙的镇痛作用可能有高级中枢参与,但不受纳洛酮的影响。白芍有镇静作用,1g/kg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增强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芍药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芍药甙1mg/只,脑室内注入,使大鼠镇静,5-10mg引起睡眠和肌肉松弛。芍药甙单用镇静作用较弱,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白芍有较弱的抗戊四氮惊厥作用,芍药浸膏能对抗士的宁惊厥。芍药甙对小鼠正常体温和人工发热动物有较弱的降温和解热作用。
2.解痉作用芍药或芍药甙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能抑制豚鼠离体小肠的自发性收缩,使其张力降低,并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豚鼠和兔离体小肠的收缩,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收缩无明显影响,但加用甘草后有显着抑制作用。白芍的水煎醇沉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对胃肠生物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使麻醉猫的胃电和肠电慢波幅度减小,周期延长。平滑肌解痉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或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也有报道白芍煎剂使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的振幅加大,并有剂量相关性。此外,芍药或芍药甙对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芍药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子宫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
3.抗炎、抗溃疡作用芍药或芍药甙有较弱的抗炎作用,对酵母性、角叉菜胶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跖肿胀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较弱抑制作用。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白芍总甙50mg/kg,每日1次,连续11日,对大鼠实验性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芍药中所含牡丹酚、苯甲酰芍药甙及氧化芍药甙也有抗炎作用。芍药甙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在幽门结扎大鼠与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但芍药提取液使胃液酸度轻度上升。
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白芍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煎剂0.4g/只灌胃,每日1次,连续5日,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显着提高。1.2g/只,每日1次,连续8日,可使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酸性。α-乙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降低恢复正常,并使溶血素生成显着增加。实验表明白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白芍总甙(TGP)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有抗炎和机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11日,对AA明显抑制的同时,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升高的过氧化氢(H2O2)和白介素1(IL-1)水平降低,并使AA大鼠低下的胸腺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恢复正常。白芍总甙0.09-11.25μg/ml对酵母多糖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0.5-12.5μg/ml对脂多糖诱导的IL-1合成和0.5-62.5μg/ml对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的大鼠脾细胞产生IL-2,均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增强,高浓度抑制,量效曲线呈"∧"形。白芍总甙20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日,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增强作用,5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8日,对环磷酰胺所致DTH增强和抑制及溶血素生成量的减少均有显着对抗作用,但对地塞米松所致DTH抑制无明显影响。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表明,白芍总甙对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机制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的比值有关。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耐缺氧作用白芍和芍药甙有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芍药煎剂能扩张蟾蜍内脏和离体兔耳血管。白芍注射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立即使麻醉猫内脏血流量大幅度增加,并对心脏活动略有加强。芍药甙能扩张犬冠状血管和肢体血管,对豚鼠有剂量相关性降血压作用。白芍总甙能显着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5-40mg/kg腹腔注射,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20mg/kg可延长减压缺氧存活时间;2.5-5mg/kg侧脑室注射可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存活时间,表明与中枢有关;40mg/kg能减少小鼠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的死亡率,表明能直接改善细胞呼吸;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能显着拮抗侧脑室注射白芍总甙的耐缺氧作用,表明与H1受体有关;此外耐缺氧作用也可能与白芍的降温作用有关。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芍药提取物5mg/kg和25mg/kg腹腔注射,使大鼠血清尿素氮(BUN)显着降低,其有效成分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mg/只、2.5mg/只或5mg/只就有显着作用。白芍提取物凝聚素(agglutinins)能改善急性失血所致家兔贫血,醋酸泼尼松龙可拮抗此作用。芍药甙在体外或静脉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苯甲酰芍药甙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7.抗菌作用白芍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芍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芍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芍药中所含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有抗病毒活性。
8.保肝和解毒作用白芍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和黄曲霉毒素B1所致大鼠肝损伤与ALT升高,对后者所致乳酸脱氢酶(SLDH)及其同工酶的总活性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鸭雏黄曲霉毒素B1解毒试验表明,白芍提取物在一定时限内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白芍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黄曲霉毒索B1有一定降解作用。白芍提取物250mg/kg灌胃,对小鼠T-2毒素中毒有明显解毒作用。
9.抗诱变与抗肿瘤作用白芍提取物能干扰S9混合液的酶活性,并能使苯并汪(BAP)的代谢物失活而抑制BAP的诱变作用。没食子酸(GA)和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能使BAP的代谢物失活,PGG能抑制S9混合液的酶活性。以小鼠P-388白血病细胞实验表明白芍提取物能增强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尚能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10.其他作用白芍成分芍药甙元酮0.04%对小鼠膈神经膈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有去极化型抑制作用。芍药在体外对大鼠眼球晶体的醛糖还原酶(RLAR)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和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μg/ml对RLAR的抑制率分别为77.6%和61.0%。芍药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可能与其对外周神经的RLAR抑制作用有关。白芍水提取物64mg/ml对大鼠胰淀粉酶活力有显着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ml时不影响酶活力,却可使八肽胆囊收缩素诱导的大鼠离体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的效价降低10倍,但不影响促胰液素刺激的酶分泌,表明白芍可拮抗胰腺腺泡细胞膜上的胆囊收缩素受体。白芍提取物对脑啡肽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补体系统、胆囊收缩素和嘌呤系统转化酶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芍药提取物25mg/ml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
【毒性】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着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着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着增加。长期毒性:白芍总甙50mg/kg,1000mg/kg和2000mg/kg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90日,除血小板数升高外,未见明显异常。致突变试验:经鼠伤寒沙门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白芍总甙无致突变活性。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煮沸,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生成蓝黑色沉淀。(检查鞣质)(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品质标志.本品含芍药甙(C23H28O11)不得少于2.0%。
【炮制】 1.白芍《金匮玉函经》载:"刮去皮。"《雷公炮炙论》:"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炒白芍《经效产宝》载:"炒黄。"《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3.酒白芍《扁鹊心书》载:"酒炒。"《汤液本草》:"酒浸。"《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本草崇原》:"切片,酒润,覆盖过宿。"现行,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黄酒10kg。酒制行经,止中寒腹痛。
4.醋白芍《纲目》载:"醋炒。"现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敛血、止血。
5.土炒白芍《时病论》载:"土炒。"现行,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6.白芍炭《丹溪心法》载:"炒成炭。""烧灰存性。"《医学纲目》:"煅存性。"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制炭止血。此外,还有煨白芍、盐白芍、麸炒白芍。
饮片性状:白芍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直径10-25mm,表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平滑,角质样,中间类白色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周边淡棕红色或粉白色,有皱纹。质坚脆。气微,味微苦、酸。炒白芍形如白芍,表面微黄色,偶有黄斑。酒白芍形如白芍,黄色,微有酒气。醋白芍形如白芍,微有醋气。土炒白芍形如白芍,土黄色,微有焦土气。白芍炭形如白芍,表面焦黑色。
【性味】 苦;酸;微寒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我虽然用了四十多年,但是,现代医学怎样认识,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白芍与赤芍区别
二者均性微寒,均有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多种疼痛病证的治疗。
白芍味酸苦,归肝脾经,功效为: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汗,擅长治疗阴血亏虚、肝旺的证候,既可用于治疗血虚肝旺所致的头晕目眩、肝郁胁痛,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四肢或脘腹挛急疼痛以及血虚月经不调、痛经、调经等,还可用于治疗阴虚所致的盗汗。
白芍:补血养血, 养肝脾真阴,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态横 ——《本草正义》
白芍:补肝血养肝;又能柔肝、敛肝、疏肝,兼能安脾,功效偏补、收。
赤芍味苦,归肝经,功效为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擅长治疗血热、血瘀的证候,既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郁化火所致的胁肋疼痛,又可用于治疗热入营血、血热所致的斑疹、吐血、痛经、跌打损伤及火毒所致的疮疡。
赤芍:清热凉血,能清血分实热,活血化瘀,兼泻肝火。“土中泻木”是指在调理脾胃的同时能疏利肝胆。功效偏泻、散,驱散肝郁,凉血逐淤,跌打损伤,痈肿痔疮疡。
加工方法
白芍:去皮后再煮,晒干。赤芍:不去皮
白芍与石决明
两药均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白芍味酸,能收敛又能补益。具有补血敛阴,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脾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乏力,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月经量过多、经行腹痛。
白芍又补血敛阴而止汗,为止汗之佳品,故适用于营卫不和之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不止。
白芍又补肝血,敛肝阴,有补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既治血虚肝旺,气郁胁痛,肝脾不和,腹部挛急作痛或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挛急作痛,又治及下痢脓血(腹泻,粪便有脓血),里急后重(下腹部不舒服,很想解大便,便后有排便不尽感)。
石决明味咸寒,入肝经,有清泄肝火,滋补肝阴,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模糊的功效,擅长治疗目疾,无论虚证、实证均可以配伍应用。
蔡长福:桂枝汤临证指南——白芍
白芍种下三年后才能采挖,叶子在上,根在下,挖出下面的根入药就是白芍。白芍为多年生草本,它能保阴护肝,润肠通便,脾胃中阴液不足,白芍可以保阴液,特别肾亏造成脾胃虚寒,饿了就胃疼,这种患者非白芍不行。
白芍炒了之后药性就变燥了,失去了滋润阴液的功效,这不知道是哪位后人提出来的炮制方法。医圣张仲景巧用天地之间的灵气,选择有特殊功效的本草植物来治疗疾病,脏腑缺了什么,仲景根据药性对号入座。
比如讲,白芍补液敛阴,脾要虚了,膏脂受炼,饿了难受,饿了胃疼,没有白芍任何药不可代替,没有任何药物能治掉这种缺膏脂的脾疼,所以张仲景制定了小建中汤,治疗百般虚劳。仲景说,尺中脉迟禁发汗,要用桂枝建中汤。虚劳里急,不可发汗,汗之胸闷,这是肾虚造成的脾虚,所以尺中迟,不可汗,要用小建中汤。
《伤寒论》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太阴表症医误下,要用桂枝加芍汤。桂枝加芍汤就是桂枝汤中的三两白芍加倍变成六两。
大约二十年前,我邻居一个小孩跟我聊天,那个小孩大约16岁,患了胃病,小伙子看着身体很好,但是不能淌汗,不能吹风,一吹就咳,一脱衣服就咳。大医院小医院到处治不好,小伙子说,“我不能饿,一饿胃就疼,一吃胃就胀,后边遇到一个摆地摊的给了他三包药,吃了两包就好了,还剩下一包他藏在家里以防胃疼再次发作。”
我当时就立马追问他到底那是什么药这么神奇,他便带我到他家中,拿出药,我一看原来就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加点大枣、生姜,芍药比较多,这不就是桂枝加芍汤么?这个年轻人就是肾虚过度,膏脂耗完了,所以饿了就胃疼,所以用桂枝倍芍汤能治好,我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研究桂枝汤,关注肾亏两感病。大家看看桂枝加芍汤的功效就是强大,如果病人怕吃凉的就加上干姜。
大约在二十几年前,医疗市场封闭的时候,我躲在一条阴暗的小胡同中行医谋生,也不敢挂牌。当时来了一个女人,27岁左右,刮宫流产之后导致流血不止,淋漓不断,疼痛难忍,痛如刀割,一天疼几次,中午疼,晚饭前疼,下半夜或早晨疼起来要人命。当时我给她抓了桂枝汤加当归黄芪合当归芍药散,4剂药吃后有点好转,但是血还是时断时止,疼痛时时发作。
几天后又来找我,正在号脉的时候,她突然腹部暴疼,蹲倒在地上,丈夫马上抱住她,她瞬时间大汗淋漓、脸色煞白、奄奄一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顿时间也是手足无措,进退两难。
因为我当时是无证行医,这个病人在我诊所里发的病,处理不好我肯定要吃官司了,况且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救治她,但是病人在我跟前,我现在必须要救治一下,可是我确实无从下手,我又不敢留她,现在留她我又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我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目瞪口呆,魂飞天外之时,突然有人在后面拍了我一掌。原来我的师兄王敬岐来了,当时我看到他,就像看到神仙一样,真是“人见雕鞍思骏马,困难之中见亲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时我看到师兄来了,那就感觉好像一个即将溺水窒息的人突然间抓住了一块漂浮的泡沫,就好像一个在人群中失散的小孩突然找到自己的父母,瞬时间我感觉病魔不再那么可怕了,那种孤独无助和无奈好像有了依靠,那个胡蹦乱跳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师兄就问我说,“小师弟,你怎么了?”我就说,“这个女的是流产刮宫后流血不止,时时突然暴疼,现在又发作了,我也没办法了。”大师兄当时立即在我的药柜里抓了一大把白芍,在炉子上熬开了,拿过来给那个女人喝下。
大约过了十分钟,那个女人长吐了一口气,再过了十分钟,那个女人苏醒了。师兄让她别动,休息十分钟再起来,过了十分钟那个女人慢慢回过神来了。坐了半个小时,师兄又给她熬了一杯药让她带回去喝,走的时候,师兄又抓了两大包白芍,让她带走。
师兄特意在我那里待了两天,等她来复诊。两天后,患者满面笑容的走进来,说她已经好了,而且她这两天肚子疼没有再发作过。
同道的,大家看看不是药不治病,是我们的临床经验不足,是我们对药性的了解不够,这叫前人设下的药无错,病人无错,错在医生,错在临床诊断不明!
患者走后,我问师兄,“为什么用单味芍药,芍药甘草汤不行么?”师兄回答,“白芍一味单刀直入,直达空虚之处,哪里需要,白芍就可以走到哪里!病人刮宫流产之后内里空虚,怕甘草敛白芍不得下行。”
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教训,但是我也把师兄的及时到来,看作上天 对我的眷顾,我一生遇到很多为难之处,但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虽然社会对我不公平,但上天一直在看顾我,想起社会的不公,我常常义愤填膺;但想起上天的眷顾,我每每老泪纵横;面对卫生官员对我的逼迫,我义愤填膺;面对患者愈后对我一声真诚的感谢,我热泪盈眶!面对大家对西医的盲目崇拜,我仰天长叹!面对人民对中医真诚信赖,我虽然觉得孤独无助,但又觉得责无旁贷!寂寞风雨谁知我的孤独、凄凉、无奈和无助!
我们中国人怎么了?我们相信西医,当我们被它整得每况愈下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相信西医,我们中医怎么了?自古以来中医都是受人尊敬的,受社会尊敬的,而我们现在,治病救人成了非法行医,甚至是违法犯罪,这实在叫人难以理解。
同道们看看,单用白芍一味就可以抢救危急重症,这是多么珍贵的医疗实践经验。我又问:“后人把白芍炒了有什么用?”师兄说:“这是千古的罪人,你看仲景祖师爷用白芍哪有炒了用的,老祖爷不但生用,白芍还加倍。”
大家看看《伤寒论》中的桂枝倍芍汤,建中汤中白芍用量有多大,老祖爷用到六两!我们不相信仲景还相信谁?仲景是真正的医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千年就他一人。
白芍能补空虚、生津液、敛阴、回五脏、润六腑,白芍在人体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喝过就能止疼,但是白芍炒了就是药渣了。同道的,白芍千万不能炒,炒了就不是药了。另外白术也不能炒,还有只能用柴胡苗不能用柴胡根,根已经没有药性了,只有苗才有药性。
推荐阅读
地道药材白芍
白芍的十种搭配
白芍的功效
白芍和华佗的故事
大剂量用白芍(临床)
名家论:白芍和偏方
中药材白芍
白芍 竟
Copyright © 2025-2026 汉医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